1.“全面二胎”政策对教育有何影响
你好,这是官方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根据人口形势发展变化,在全国普遍实行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顺应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明显变化,“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逐步淡化。
根据《决定》的要求,要通过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逐步实现国家意志和群众意愿的统一,缩小城乡、地区、民族之间生育政策的差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水平。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必将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家庭人口结构,显著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和养老照料功能,更好地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第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妇女总和生育率稳中有降,目前为1.5-1.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民收入增长、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趋于健全,特别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妇女总和生育率还可能进一步下降。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减缓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后过快下降的势头,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第三,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9.41亿人峰值,2012年下降为9.37亿人,按此趋势,2030年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可保持8亿人以上,但年轻劳动力在劳动年龄人口中比例下降,劳动力资源的国际比较优势有所减弱。
同时,人口老龄化明显加速, 2012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4.3%,2013年底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亿,而2025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3亿和4亿。如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这些决策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2.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对教育的影响吗
1.“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的影响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后,我国的人口数量会较大幅度的增加,我国的人口增长率会提高,人口的增长影响着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首先,据统计,二孩政策开放后未来每年新增小孩预计将在250万左右,人口的数量决定这教育规模,人口数量增多,教育的规模也将会扩大。若人口增长率高,国家和家庭在其它方面费用投入就会增加,而国家和家庭的资金用在教育上的比例就会下降,对于教育的投资就会减少,从而影响我国教育的质量。同时“全面二孩”政策下,会使人口增长过快,同一学龄人口比例增大,国家的教育经费平摊在每个人身上就会减少。学龄人口巨大,导致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影响了教育质量,制约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幼儿入园难,上小学和中学难,而后出现高考竞争激烈和大学毕业后就业难,失业率高的情况。
2.“全面二孩”对教育资源的影响
一方面,据有关问卷调查显示有五成的夫妇愿意生二胎,这部分人再生育,必然导致四五年后幼儿园人数增加,七八年后小学人数增加,两个阶段的入学人数增加必然使得教育资源紧缺,使得本来中国教育就存在的“入园难”“上学难”的形式更加严峻,学前教育中的学位不足,师资短缺问题将会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全面二胎开放虽然会导致资源紧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这是因为教育资源的紧缺将会带来民间教育的兴盛,教育市场竞争加剧,从而使得公立教育和民间教育进行良性竞争,把教育交给市场,打破公立教育的垄断,良性的竞争能够带来教育资源的优化。
3.“全面二孩”对教育队伍的影响
从当前教师队伍总体来看,女教师多于男教师;根据地域分布来看,女教师在教师队伍的比例,城市学校女教师比例最高,其次是县镇,女教师在农村的比例是最小的。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占比高,这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稳定性和时间充裕性使得很多女性更加愿意选择,能考上教师编制的,主要以女性为主。“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也会使更多的女老师加入二胎行列,从而影响教师队伍,给教师队伍带来冲击。当前来看,全面二孩政策对于学校的影响还不太明显,但未来几年,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女教师多的学校会出现一种女老师都请产假的情况,导致学校教学人员不够。另一方面,女教师将会面临更大的角色冲突问题,因为女教师既要做好工作,又要照顾好孩子,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对女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对教育的影响吗
1.“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的影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后,我国的人口数量会较大幅度的增加,我国的人口增长率会提高,人口的增长影响着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首先,据统计,二孩政策开放后未来每年新增小孩预计将在250万左右,人口的数量决定这教育规模,人口数量增多,教育的规模也将会扩大。若人口增长率高,国家和家庭在其它方面费用投入就会增加,而国家和家庭的资金用在教育上的比例就会下降,对于教育的投资就会减少,从而影响我国教育的质量。
同时“全面二孩”政策下,会使人口增长过快,同一学龄人口比例增大,国家的教育经费平摊在每个人身上就会减少。学龄人口巨大,导致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影响了教育质量,制约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幼儿入园难,上小学和中学难,而后出现高考竞争激烈和大学毕业后就业难,失业率高的情况。
2.“全面二孩”对教育资源的影响一方面,据有关问卷调查显示有五成的夫妇愿意生二胎,这部分人再生育,必然导致四五年后幼儿园人数增加,七八年后小学人数增加,两个阶段的入学人数增加必然使得教育资源紧缺,使得本来中国教育就存在的“入园难”“上学难”的形式更加严峻,学前教育中的学位不足,师资短缺问题将会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全面二胎开放虽然会导致资源紧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这是因为教育资源的紧缺将会带来民间教育的兴盛,教育市场竞争加剧,从而使得公立教育和民间教育进行良性竞争,把教育交给市场,打破公立教育的垄断,良性的竞争能够带来教育资源的优化。3.“全面二孩”对教育队伍的影响从当前教师队伍总体来看,女教师多于男教师;根据地域分布来看,女教师在教师队伍的比例,城市学校女教师比例最高,其次是县镇,女教师在农村的比例是最小的。
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占比高,这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稳定性和时间充裕性使得很多女性更加愿意选择,能考上教师编制的,主要以女性为主。“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也会使更多的女老师加入二胎行列,从而影响教师队伍,给教师队伍带来冲击。
当前来看,全面二孩政策对于学校的影响还不太明显,但未来几年,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女教师多的学校会出现一种女老师都请产假的情况,导致学校教学人员不够。
另一方面,女教师将会面临更大的角色冲突问题,因为女教师既要做好工作,又要照顾好孩子,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对女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现在二胎开放了会不会学前教育会变得吃香
现在二胎开放了会不会学前教育会变得吃香有的挑的基本都是跟人面谈的,剩下的大部分还是看缘分,区位挺重要的,还有就是当地的环境和人文。
(比如这两年一去北京就感冒)985是不是比非985有前景,统计意义上应该是有的,但是对个人来说没多大意义。学校越靠前意义会相对大一些。
落后省份会不会拼不过高考工厂?只看最高水平的话很可能拼不过,不仅拼不过高考工厂,也拼不过教育强省,也拼不过折翼的学霸,没在北上念过书,不知道拼不拼得过土著。要是看平均水平的话,差异不会很大,还是看个人能力。
最低水平的话,每类生源都可能有毕不了业的那种。
5.“全面二孩”放开,幼儿园学位够吗
热传多时的“全面二孩”政策终于尘埃落定,深圳孩子读书会有影响吗?尽管深圳市政府,以及市、区各级教育部门在学位建设上每年都在加大力度,但如何补齐学位缺口短板,一直是难题。
此次全面放开二孩,家长、教育界人士怎么看?是否担心未来深圳的学位会更紧张?这是否会让深圳原本紧张的幼儿园、中小学优质学位更加供不应求?就此,晶报记者对相关家长及幼儿园园长等进行了采访。3 ^) M4 ~ x6 E0 J- M' {2 c3 }9 M5 V W5 h9 r7 W ^+ X' A# V/ T7 \9 g. T全面放开二孩或带来第二波婴儿潮9 {1 w/ I. E/ I! H) d- p% M# A“这两天大家都在谈论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我身边不少同事都有打算生育二胎。”
说起最近五中全会放出的这则重大利好,彩田幼儿园园长刘蓓说,她感觉全面放开二孩后,将带来第二波生育高峰。在她看来,“全面二孩”的政策落地后,一些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生育二胎的愿望会比较强烈。
“这部分人属于中产阶级,经济条件好,政策放开后,可能会选择再生一个。”& W; V a. u1 E% I“全面放开二孩的好处比较多,一方面可以拉大内需,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应对目前我国日益加速的老龄化问题。
“刘蓓说。但与此同时,她又有些许担心。
她告诉记者,由于幼儿园的老师多以女性为主,政策允许生二孩后,如果有些女老师选择再生育,除了在该老师产假期间,要支付其工资外,园方还需再招聘老师补缺,这将增加幼儿园的运营成本。5 R) f0 t' B4 f- {( L! E4 e V! Q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林女士也表示,“全面二孩”政策放开,肯定会选择再生一胎。
在她看来,再生一个孩子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多一个童年玩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避免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 l9 o2 r8 N1 R# L- V; U' k2 m林女士也认为,相关政策放开后,中产阶级可能是这波生育高峰的主力,另外农村地区也可能迎来新一轮生育潮。而对于全省土豪最多,中产阶级也不低的深圳来说,“想要再生一个孩子的人肯定不少。”
林女士笃定地说。0 l: H6 i) G2 l4 x/ \( O; @政策一旦放开,是否会带来人口激增?对此,人口学家梁建章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城市里面很多妇女由于工作,由于抚养压力,由于结婚晚育等各种各样的原因,生小孩本身的欲望就非常低。”
人口或许不会在短期内急剧膨胀,但对眼下的深圳而言,家长们是否考虑再要一个孩子,或许要考虑未来深圳是否有足够的学位支撑。( p, }( t6 g$ |# ]未来新增16万余中小学位仍难补缺口此番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一出台,未来深圳的学位供给压力必不会少。
5 Y9 b. `3 S1 H$ e$ R深圳中小学学位吃紧的问题由来已久。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的3月至9月就是教育部门最痛苦的时间,“因为根本不知道会有多少孩子要上学。
只能通过预报名来掌握情况,然后就是到处挖潜力、找学位。”; X% V- }$ h3 v, H, [前不久,福田区教育局发布消息称,2015年,福田区小一学位缺口预计为4500个。
学位紧张区域主要集中在园岭、百花、赤尾、南园、福田南、梅林和侨香等7个片区。另据统计,截至今年年初,该区的小一公办学位缺口率超过30%,在原关内四区中缺口率最高。
在罗湖,据了解,今年该区莲南小学和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学位预警位居全区前两位。其中,莲塘片区今年能够提供的公办学位仅600个左右,而适龄儿童达上千名。
而南山、宝安、龙华、坪山、龙岗、大鹏、光明今年也出现了中小学学位缺口大的问题。据相关媒体报道,到2017年,深圳小一、初一学位缺口将达到7.2万个,2018年将增至10.8万个。
虽然从去年到2017年,深圳将新增16.3万个中小学学位,但是小一、初一公办学位是否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关部门表示仍无法确定。) U4 z% s& z% ]- _2 b: \+ K0 r; L i$ }, Q) K1 ], X9 g% c' |/ u8 F _5 {, D$ ~挖潜扩容增学位上演深圳加速度全面放开二孩来了,深圳是否做好了准备?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学位建设,今年深圳将实施20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新建和改扩建工作,新增2.2万个义务教育学位。
未来3年,市政府还将投入28亿元资金,新建和改扩建公办普高15所,新增公办普高学位3万个。2 W# G: i( U6 A2 x1 g! u此外,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上好学,今年深圳还进行了大学区制的改革探索。
根据该改革方案,适龄孩子在学区内可报2—3所学校。学区内的这些学校需是教育均衡度比较高的学校。
+ [+ S+ l4 \5 x2 K学前教育方面,深圳正加速普惠园建设的步伐。在大力发展公办教育、扩充学位的同时,深圳市教育局也加大了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
市教育局最新数据显示,深圳中小学校共649所,其中民办学校239所,在校生42.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8.2%,教职工2.8万人,占教职工总数36.8%。如何充分激发民办学校的积极性,让民办学校也能办出效益、办出品牌,让每一位适龄儿童也能在民办学校享受到与公办学校一样的优质教育,市教育局也开出了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的药方。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缓解了公办学位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据了解,为扶持民办教育,深圳向6万余名学生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前之声网 » 全面二胎对于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