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
重庆市简称“渝”,位于我国西部中纬度地带, 介于东经105°11′--110°11′, 北纬28°10′--32°13′之间; 东邻湖北省、湖南省, 南连贵州省, 西接四川省, 北与陕西省接壤,是我国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东联西引的结合部。
重庆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三峡库区重庆段包括巫山、奉节等18个区县(市), 面积达4。
6万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55。82%。
三峡水库建成后, 形成蓄水393亿立方米的世界上最大河谷水库, 万吨级船队可直航重庆, 实行江海联运, 提高其运输能力和扩大物资交流, 有利于重庆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面积〕 全市幅员面积8。
24万平方公里, 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人口〕 1999年全市总人口为307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44%。
〔民族〕 有汉、回、苗、土家等十几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 7%。
〔行政区划〕 1997年3月14日重庆市被正式批准设立直辖市,现辖渝中、渝北、沙平坝、北碚、南岸、万盛、万州、涪陵等13个市辖区,江津、合川、永川、南川4个县级市,18个县,5个自治县。 自然条件 〔地形〕 重庆地区地形地貌结构较为复杂。
地貌类型按其形态划分, 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坝)五大类。中山分布于重庆市的北部和东南部, 构成四川盆地边缘山地, 面积42590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51。
2%,天池山主峰兰英寨, 海拔2793。8米, 是重庆市最高峰;低山面积为19876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的24。
1%; 丘陵面积为14954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的18。2%, 主要分布于长江左岸的西部地区;台地面积2943。
36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的3。6%,;平坝面积1970。
775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的2。4%。
〔水文〕 重庆境内河流密布。 总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74条。
除北部的任河汇入汉水, 东南部的酉水注入沅江、濑溪河和大清河注入沱江外, 其余均汇入境内长江。左岸河流多而长, 呈格子状系; 右岸一般短而少, 呈树状水系。
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和乌江。 〔气候〕 重庆气候属中亚热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其特征是:(1)夏热冬暖, 无霜期长。
重庆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在长江谷地为18。4℃(沙坪坝)、云阳18。
8℃;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34。4℃, 极端最高气温达44。
1℃(丰都), 为长江三大“火炉”之一。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大于4℃, 无霜期340--350天, 大于0℃活动积温6010--6900℃, 是同纬度无霜期最长地区。
(2)降水量充沛, 时空分配不均。重庆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 夏季占年降水量40%--50%, 冬季只占4%--5%; 多暴雨, 又受青藏高压和副热高压的影响, 7、8月份常出现30--50天的干旱。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一般多雨年为少雨年降水量的2。 5--3倍; 降水量由东向西北逐渐减少, 黔江年降水为1445。
3毫米, 而西部的潼南仅987。5毫米。
(3) 秋多阴雨, 冬多云雾, 日照时数少。重庆秋季阴雨平均机率1。
1--2。3次, 常年≥0。
1毫米雨日平均13。7--15。
8天, 降水量268--424毫米, 占年降水量的24%--31%; 重庆年平均雾日67。 8天(沙坪坝)。
最多年份达148天, 故有“雾都”之称。(4)气候垂直分异明显。
重庆地区相对高差达2720。7米, 形成明显立体气候带谱。
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 其递减率一般为0。57℃/100米, 年活动积温递减率为207℃。
但因受地形影响, 重庆地区一般存在着500--600米、800米左右二个逆温层。 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 多雨带各地不一, 酉阳八面山出现在1200米处, 年降水量多达1852。
1毫米, 南川金佛山则在1600米处, 年降水量为1654。4毫米。
(页首) 资源状况 〔气候资源〕 光能资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源泉和形成产量的必要条件, 以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数为指标。 重庆因多云雾, 是全国光能最低值地区之一。
日照时数多年均为1112。8--1655。
8小时, 年百分率仅25%--30%。比同纬度的上海、汉口、拉萨少得多。
日照时数年内分配不均, 夏季最多, 占全年的42%--46%, 冬季仅占11%左右; 日照时数又随海拔升高而减少, 丘陵地区(海拔。